在Cartier Metier D ‘art大師工藝系列的世界里,時間無盡延展,形態變化萬千,藉由淋漓盡致的工藝火候,探索出各種表現時間的可能性。施展在時計上的考究工藝,時而栩栩如生,時而抽象簡約,融古匯今地將各種形式、得自不同文化的工藝技法融入其中,從早在西元前三世紀就出現的金屬珠粒工藝、在烈焰下的醞釀生成的琺瑯工藝、到以各種天然素材進行細工鑲嵌等。
這些讓時間化為自由境界的精湛藝術表現,本質上其實是以知識創造的工藝交流。而這些知識則是得力于Maison des Métiers d’Art的專業。Cartier于2014年在拉紹德封山谷開設Maison des Métiers d’Art,這個位在一處17世紀農舍的尖端實驗室,既是高級制表工坊,也是保存古老技術和工藝的據點,它被賦予的任務是讓瀕臨失傳的技術再次活現,并將之融入Cartier的工藝傳統。
Cartier于2014年在拉紹德封山谷開設Maison des Métiers d’Art,位處在一處17世紀的農舍。
|金屬珠粒工藝|
金屬珠粒工藝(granulation)是Métiers d’Art復蘇古老工藝的代表范例之一,西元前八世紀的伊特魯里亞藝術是這種工藝技術的鼎盛發展時期,其特色是運用極微小的金珠制作出浮雕圖案。Cartier于2013年將這種古老藝術運用在Rotonde de Cartier美洲豹裝飾腕表上,金黃色表盤上是由各種尺寸的微小金珠拼組出具有高低起伏的畫面,呈現出既有立體感又隱隱若現的美洲豹首,金光燦燦,炯炯有神。
金屬珠粒工藝的制作工序是,將經切割的純金細線高溫加熱,直至融化形成珠粒,再運用這些純金珠粒排列到所要裝飾的部位,并逐一焊接到金質表盤上-而這個步驟是最考驗的環節,必須確保金珠在不因熱變形的情況下融入表盤。
Cartier Rotonde de Cartier美洲豹裝飾腕表,2013。
三年后,Carteir從金屬珠粒工藝獲取靈感,延伸出琺瑯珠粒工藝(enamel ranulation),運用于2016年發表的Ballon bleu de Cartier 琺瑯珠粒美洲豹裝飾腕表,表盤以多種色澤、尺寸的琺瑯珠粒排列出蟄伏在暗處的美洲豹圖案。
Cartier Ballon bleu de Cartier 琺瑯珠粒美洲豹裝飾腕表,2016。
2022年,Cartier進一步將金屬珠粒工藝與細工鑲嵌同步運用在Ronde Louis Cartier Zèbre et Girafe腕表上,斑馬身上的黑白斑紋是藉由細工鑲嵌采珍珠母貝和縞瑪瑙寫實呈現,長頸鹿的斑紋皮毛則是透過金屬珠粒工藝抽象演繹,而且是Cartier首次采玫瑰金和黃金的漸變色調表現。
Cartier Ronde Louis Cartier Zèbre et Girafe,2022。編號限量30只。
|麥桿細工鑲嵌、木質金箔鑲嵌|
構成表盤圖案的材質,有極為豐富的可能性,不管是否在一般的認知范圍界線里,麥桿或木頭等從大自然里獲得的植物資源,也能以最精致的細工被呈現在表盤上。2013年推出的Rotonde de Cartier腕表-獅子,運用稻草鑲嵌(Straw Marquetry)技法,將不同大小和色調的麥桿片在18K金表盤上精心鋪排出富視覺深度的獅子圖案。
2018年,Rotonde de Cartier腕表又出現前所未見的工藝技術-木頭和金箔鑲嵌,以此打造出Rotonde de Cartier木質金箔鑲嵌美洲豹腕表。其工序是先在24K金箔層疊上木頭飾面,木頭經由打磨或蝕刻創造出各種細節,豹的輪廓線條與斑點透出金箔的光燦,以橄欖石鑲嵌點亮雙眼。
左起:Cartier Rotonde de Cartier麥桿鑲嵌獅子腕表,2013年。Cartier Rotonde de Cartier木質金箔鑲嵌美洲豹腕表,2018年。
|琺瑯工藝|
琺瑯工藝在高級制表領域最常見被運用在表盤的制作上,而對于施展創意向來充滿野心的Cartier來說,尋常是一種選擇,但不是唯一選擇,尤其是在Métiers d’Art的世界里,奔放的創意才是Cartier所抱持的創作精神,2022年新作Crash Tigrée腕表正是最佳示范,色澤明艷的內填琺瑯在鉆石鑲嵌的光芒烘托下迸發開來。多種琺瑯工藝被靈活運用,時而不透明、時而半透明,尤其色彩的漸變表現實在精彩,從海軍藍、藍綠色、再過度到半透明綠,足以看出Cartier對于掌握琺瑯上釉燒制工序的爐火純青。
Cartier Crash Tigrée腕表,2022。
原創文章,作者:LNG復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zgfazhitoutiao.com/1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