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么比 TAG Heuer(泰格豪雅)在復古風格的盒子之外做任何事情更能引起手表分歧的了。
馬克·考茲拉里奇攝
一個很好的例子:幾周前,泰格豪雅宣布推出新款泰格豪雅 Monza 飛返計時碼表,雖然我們的兩位編輯發現用文本和視頻格式對泰格團隊(雙關語)進行介紹已經夠瘋狂了,但評論者大多不以為然最好。新款泰格豪雅 Monza 飛返天文臺表如此狂野,我們有兩位編輯對其進行了評論(視頻)
帶有 DLC 涂層按鈕和表冠的 42 毫米精美旋轉碳表殼?打哈欠。天文臺認證的內部飛返計時碼表?有什么有趣的事就叫醒我。超酷的鏤空表盤,帶有紅色和藍色調、半透明子表盤和大量 Super-Luminova?沒門。不適合我。
我不知道是否有一個品牌在愛好者眼中與其歷史手表的浪漫聯系如此之深,以至于這些愛好者寧愿看到該品牌只是重播熱門歌曲,或者在大火中燃燒。也許那是因為熱門歌曲非常好,而且該品牌多年來在重新發行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但即便如此,你也無法取悅所有人。當然,我很想看到對黑魔王(無玫瑰金)的更接近翻拍,就像很多人喜歡 Carrera ref 一樣。2447 以 36mm 重制。但即使 TAG 確實帶回了“老忠實”——特別是 Carrera、Autavia 和 Monaco——通過評論的旅程,就像60 周年 Carrera上的評論(本身就是一款非凡的手表),會有人說 39 毫米太小了。
是的,這可能是你們都習慣的豪雅,但這并不是泰格豪雅唯一擅長的事情。馬克·考茲拉里奇攝
這就是為什么我認為 TAG Heuer 的發布方向值得慶祝,即使它們并不總是立即取悅大眾。請記住,并非每塊手表都是為您量身打造的。更妙的是,泰格豪雅幾乎似乎擁有一支著眼于過去的團隊進行設計,而另一支團隊則樂于展望未來并制作像馬里奧卡丁車陀飛輪這樣的狂野手表,這讓這變得很有趣。雖然它經常因為那些古怪的設計而受到抨擊,但并沒有多少人親眼見過這些面向未來的模型。所以我在這里告訴你:忘記你認為你知道的,這個新的蒙扎是狂野的,你應該給它一個機會。
現在我可以成為老頑固中的頑固主義者——懷表和所有——而且我一直對碳表殼手表不以為然。我想我們很多人都將耐用性和奢華等同于重量和“手腕存在”,而碳,如鈦,不會給人這種感覺。也許習慣了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 Richard Mille 的人會將碳纖維的輕盈等同于奢華,但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接受這個想法可能意味著打破根深蒂固的成見。這就是我建議系上新 Monza 的地方。
它有點厚,但碳平衡了它。
對于許多人來說,13,800 美元和 500,000 美元一樣抽象,所以我會大膽地將兩者混為一談,并說新款 Monza 具有尖端品牌的所有標志,價格要高出數倍。是的,厚度——大約 16 毫米——相當可觀。但我不認為表殼厚度總是非黑即白、對或錯的討論,而是在佩戴時對尺寸、重量和平衡進行整體觀察。在這種情況下,材料以及設計的表殼使其平放在手腕上但外形高大,所有這些都很好地平衡。如果輕便等于奢華,那么腕表在空間上就擁有奢華。另外,如果 RM-11 可以達到 16 毫米厚,??那么這個 Monza 也可以。
拋開測量不談,正如托尼在介紹帖中指出的那樣,該案例在完成時最為成功。很多碳纖維材料看起來像纖維一樣,而這款 Monza 則既光滑又性感,又輕盈。鏤空表盤營造出誘人的感覺,明亮的藍色 Super-Luminova 時標、半透明子表盤以及紅、白、藍指針將其穩固地帶回了運動類別。這輛蒙扎就像一輛即使在靜止時也能快速行駛的汽車。
唯一真正遠離運動性的是相對厚實的 Calibre 02 COSC 認證飛返計時碼表。這是一場運動的主力軍,洛根·貝克 (?Logan Baker?) 一直對其贊不絕口。在這里,將其用作飛返計時碼表是一種真正的技術享受——從去年更傳統的 Autavia中汲取靈感——但除了在表盤一側進行一些修飾外,沒有明顯的努力使機芯本身鏤空以減輕重量并繼續面向未來的呼吁。事實上,如果我對價格點有一個狡辯的話,那就是市場上有許多類似范圍內的優秀全鏤空手表,而 Monza 感覺它停了下來,距離它的全部潛力有點太短了。
馬克·考茲拉里奇攝。
但我對未來充滿希望,過去成功的傳統和積極的實驗可以共同生存和發展。畢竟,在年輕的 Frédéric Arnault 的掌舵下,以及 Red Bull Formula 1 Team 的大量贊助下,我們的期望不會降低。重塑經典的泰格豪雅可能很有趣,但這就像堅持使用 1960 年代的 1.5L 一級方程式引擎一樣——對當今的技術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障礙。
原創文章,作者:LNG復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zgfazhitoutiao.com/21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