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詩丹頓的創作方向聚焦「逆跳」(retrograde)顯示,其中這只Traditionnelle系列陀飛輪逆跳日歷鏤雕腕表當屬最復雜也最有看點的壓軸之作。
在我們既有的認知與感受中,光陰是一種不斷推進的狀態,一旦經過的就化為回憶、成為歷史;也因此,時計的指時方式在一開始被設計成一種不斷順著同一個方向推進的循環,成了一種再自然不過的邏輯。然而在人才濟濟的制表產業里,早在18世紀就有前人試著跳脫這種理所當然,逆跳顯示(retrograde)等指示功能因此誕生。
Traditionnelle陀飛輪逆跳日歷鏤雕腕表,表徑41mm/18K 5N粉紅金/2162 R31自動上鏈機芯/時分、小秒位在陀飛輪框架、陀飛輪、逆跳/日內瓦印記
逆跳顯示功能,
自由創新的象征。
江詩丹頓在2023年〈Watches & Wondesr〉發表的重點新作聚焦逆跳功能,數款搭載這項復雜功能的腕表一亮相,馬上予人一種深具江詩丹頓風范的強烈感受。江詩丹頓在1930年推出其第一只逆跳顯示腕表──魔術手(Arms in the Air)雙逆跳顯示懷表,按下10點鐘位置按鈕,表盤上的金質魔術師人偶便會舉起雙臂,指示當前的小時和分鐘。自此之后,逆跳這種能讓表盤更為生動的顯示功能成為江詩丹頓最獨樹一幟的美學特色之一。
魔術手(Arms in the Air)雙逆跳顯示懷表。江詩丹頓在1930年首次推出具備逆跳顯示的時計-魔術手,盤坐表盤上的東方人物藉由左右手分別指示小時與分。
全新亮相的Traditionnelle系列陀飛輪逆跳日歷鏤雕腕表,將逆跳功能運用于日期指示,有著白色新月形針尖的黑色18K金質逆跳日歷指針沿著扇形軌跡運行,由1逐日指示至30或31后,會瞬間跳回1,再重新開始新一輪的走時。表盤采用局部開面的設計,這也是自20世紀初以來江詩丹頓時計作品的另一標志性特色──江詩丹頓早在1918年即已采用局部開面表盤,這款新作的設計受到21世紀初問世的參考編號47245和47247腕表啟發,承繼其半透視設計;僅管此表款的逆跳日期配置位置參照昔日作品,但機械結構經過演進、修飾風格截然不同。材質配色的前衛美學風格,則讓人聯想到Traditionnelle系列Twin Beat萬年歷腕表這只同樣具有半開放式面盤的技術革新之作。
2002年發表的參考編號40247腕表。表徑37mm的鈦金屬表殼,6時位置設有拖曳式星期顯示小表盤,透過鏤雕表盤可欣賞到逆跳日期顯示裝置。這只限量247枚的表款是江詩丹頓的鏤雕指標性作品之一。
2019年發表的Traditionnelle系列Twin Beat萬年歷腕表,是江詩丹頓將現代風格與高級制表加以結合的指標性作品,開啟了其在鏤雕領域的嶄新設計方向。
原創文章,作者:LNG復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zgfazhitoutiao.com/27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