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要講究畫綱畫線,那是為了有個基準以便判斷,沒規矩還不成方圓呢,手表也如是。手表擒縱系中心線實際上就是擒縱輪、擒縱叉和擺輪軸眼的連線,在通常情況下,擒縱輪、擒縱叉和擺輪軸眼都是處于一條直線上的,除非擒縱叉身是歪的(例如非凡表FL253機心)。
擒縱系中心線也許連很多專業人都沒聽說過這個名詞,有時候細分析起來,擒縱系中心線也很重要,那是因為:(1)它是擺輪游絲在無傳沖力矩,靜止平衡位置時,圓盤釘(沖擊釘)也必然在這條線上,除非它偏擺才會偏離出;(2)它也是觀察和判斷擺輪是否偏擺的一個方法,至少是小鬧鐘就要這么看;(3)擒縱叉叉身也在這條線上,觀察叉身離開限位釘左右兩側的距離,也能判斷手表是否偏擺。另外,對于校正偏擺,確定正確的調整方向,也有幫助。
手表的輪子在軸眼里都有兩個間隙:軸向間隙和徑向間隙,對這些間隙要求和控制的很嚴格,其中,徑向間隙在力矩傳輸和手表垂直位置時,就會體現出它的大小作用。當手表在垂直位置時,會有零件自身質量和重力作用及其附加的影響,特別是擒縱輪、擒縱叉和擺輪軸眼的徑向間隙要疊加在一起,它們相互作用,綜合考慮起來,就比較錯綜復雜了。
垂直立姿位置相對可分解成兩個極端位置,對于擒縱系中心線來講,如果它是垂直的(或接近垂直),對機心走時影響最小,最多也就是影響點鎖值或保險間隙,那也微乎其微,基本不考慮。
如果它是水平的(或接近水平),對機心走時影響最大,這個在于擒縱叉它不是平衡的,有些還是鎳材質的,尺寸也比較大,因此是偏重的(小尺寸的、鋼質和叉口拋光的擒縱叉要好的多)。如果用校表儀測試,在擒縱系中心線水平方向也有兩個位置,它們之間相差了180度,可以分別去測試,這兩個位置的偏擺程度一定會有差別,肯定是一面大點,另一面小點,這個在于零件的重力作用和有徑向間隙的原因。
如果想考察手表的走時可靠性,建議也要把手表垂直放置在擒縱系中心線在水平方向上,盡管也可能它不是標準的把上、把下或把左位置。
萬物變化規律都類似正弦曲線,擺輪靜止位置是個參考點(原點),那可是個鐘表的“極樂世界”,理論上說在這個位置時,擺輪震蕩不受外界因素干擾,除非遇到不可抗拒力。當手表停擺時,也包括故障造成的停擺,首先要觀察擒縱叉叉身是否在擒縱系中心線上,或者觀察擒縱輪齒前棱是停在叉瓦沖面還是鎖面位置上,這個對于判斷故障原因很重要。到底是齒輪傳動、擒縱機構、還是擺輪游絲問題,就看這個了。
原創文章,作者:LNG復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zgfazhitoutiao.com/30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