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2800平方公尺的博物館建造不易,如何與山谷自然環境融為一體是最大課題。
橫跨200年的制表交響曲
愛彼「博物館-工作坊」(Musée Atelier)是愛彼高瞻遠矚的工藝精神之寫照。推開博物館門扉,宛如走進一條時光隧道,先對制表業在「瑞士復雜功能表搖籃之一」的汝拉山谷的發展進行一番簡短的回顧,再于精心布置的展場中,一一欣賞精選的經典表款和當代時計,領略愛彼豐富的歷史遺產。
由德國博物館設計團隊ATB(Atelier Brückner)策劃的展覽,仿佛一首分為數個樂章的交響曲。穿插其間的雕塑、自動木偶、動力裝置藝術、錯綜復雜的機械機芯模型、展示臺等如同間奏,以生動的方式呈現與制表相關的技術與設計。游客還可親自動手,體驗愛彼精修裝飾專家至今仍不斷延續的祖傳手藝,如緞面打磨和粒面畫圈打磨。參觀在螺旋式結構展館的中心達到高潮:復雜功能的登峰造極之作令人心弦激蕩,嘆為觀止。
珍藏300多款出類拔萃的時計
現場展出橫跨200年歷史的300多款懷表與腕表,其中包括體現愛彼在復雜功能、微型化和顛覆常規的設計三方面非凡造詣的時計。透過這些出類拔萃的懷表與腕表,觀眾得以想像十九世紀的制表師如何在這個瑞士侏?州的偏遠山村中,打造出風靡全球各大都市的精致作品,并且迄今仍繼續吸引世界各地的表迷。
Universelle懷表擁有20多項復雜功能、1168個機芯零件,堪為名副其實的復雜功能杰作!
螺旋式結構展館的中心匯集了愛彼復雜功能的代表作,建筑和制表的巔峰造詣將整個展覽推向最高潮。球形展示柜如同太陽系中的行星,承載自愛彼創始以來始終占據核心地位的天文顯示、鐘樂報時和計時碼表三大類杰作,圍繞著1899年問世的超復雜Universelle懷表運轉,令人聯想到與制表息息相關的天體運行周期規律。琳瑯滿目的皇家橡樹系列、皇家橡樹離岸型和皇家橡樹概念系列腕表,為腕表展示區完美壓軸。
向一代代的愛彼人才致敬
為了讓觀眾一窺復雜功能時計的制作過程,愛彼「博物館-工作坊」(Musée Atelier)在螺旋式結構展館的中心設置了兩個非常專精的工作坊,以展示愛彼的祖傳技藝。其一是大復雜功能工作坊,擁有超過648個零件的腕表,在一位專屬制表師的手中歷時6至8個月才大功告成。另一個是Métiers d’Art傳統工藝工作坊,高級珠寶系列作品在此進行設計,并由資深珠寶師、寶石鑲嵌師和雕刻師親手打造。兩大工作坊宛如連接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橋梁,不斷制作錯綜復雜的愛彼震世之作,傳承品牌一絲不茍的精神。
高級珠寶系列作品在位于螺旋式結構展館中心的Métiers d’Art傳統工藝工作坊中制作。
螺旋式結構展館由丹麥BIG建筑公司(Bjarke Ingels Group)精心設計,與啟發一代代愛彼制表師的布拉蘇絲自然景觀融為一體。
汝拉山谷與愛彼精湛技藝的展示櫥窗
愛彼「博物館-工作坊」(Musée Atelier)的螺旋式結構展館由丹麥BIG建筑公司設計、瑞士CCHE建筑公司施工,破土而出的弧面玻璃墻與周遭景觀融為一體。這是建于同一海拔高度的首座玻璃帷幕建筑,克服了工程設計與美學設計的雙重挑戰,鋼鐵結構屋頂的重量完全由弧面玻璃板支撐,外側的黃銅網柵具有調節光線和溫度的功能。綠化的草坪屋頂進一步調節溫度,并可吸收雨水。
螺旋式結構展館經過精心設計,與周遭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為了配合地形的天然坡度,館內地面呈現斜坡,并在此基礎上將室內空間設計成一條螺旋狀長廊。內側的弧面玻璃墻先沿著順時鐘方向輻輳至中心,再朝反方向伸展,仿佛腕表內的發條幻化為一條時光隧道,讓游客流連其中,渾然忘我。
修復工作坊設在1875年Jules Louis Audemars與Edward Auguste Piguet成立公司的歷史建筑之頂樓。
由德國博物館設計團隊ATB(Atelier Brückner)設計的展場,讓觀眾親歷其境體驗愛彼的創作世界。例如這棵3D家譜樹,以富有藝術感的方式介紹汝拉山谷最重要的制表家族。
為慶祝愛彼博物館開幕,紀念表款[Re]master01計時碼表將同時在愛彼博物館展出。
原創文章,作者:LNG復刻,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zgfazhitoutiao.com/877.html